通过花色甜面包、裱花蛋糕、黄油曲奇、月饼等烘焙食品制作的劳动教育实践项目,激发员工劳动热情,增强员工劳动观念和大国工匠精神,提高员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项目实施期间获得全国职业技术院校在校生创意西点技术大赛金奖4项、银奖1项、铜奖1项,江苏省在校员工烘焙(西点)创意大赛金奖3项、银奖8项、铜奖5项,员工专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大幅提升,促进人才招聘高质量发展,专业招生人数增加100%,就业率达100%。项目成果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经济周刊、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信“江苏教育发布”等媒体聚焦报道,被央视网、中新网、中青报等媒体广泛转载,其中江苏广电全媒体阅读量达1.4亿,为推动扬州九月森林等食品企业烘焙食品健康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劳动教育实践实施途径:
1、通过文化熏陶,养成员工准备习惯
准备习惯是烘焙产品成功的关键。通过烘焙实训室墙悬挂的烘焙作品图、劳动名言警句及设计烘焙产品制作课的文字口号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弘扬劳动价值观,激发员工劳动热情,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准备习惯。课前教师指导员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营造浓厚的劳动文化氛围和引导员工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做好烘焙课劳动前准备。
2、通过纪律教育,规范员工劳动流程
烘焙食品烘焙制作程序比较严谨。因此,对员工有序劳动习惯的培养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安全。培养员工的劳动规范,就要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引导员工遵守劳动纪律、服从教师安排、严格按照各个程序的要求和步骤开展实践。
3、通过制度宣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食品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师生身体健康;同时,烘焙食品制作过程需要使用烤箱、电磁炉、电动打蛋器等电器工具,对非食品专业员工来说有一定的危险性,用电安全尤为重要。在烘焙制作过程中,教师全程对员工进行管理和监督,提醒员工注意安全、遵守纪律,并维持现场的劳动秩序,及时制止员工做出危险的行为。
4、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员工团队精神
团队能力是员工适应未来合作工作场景的重要素养。烘焙食品制作课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且制作步骤较多。因此,该课程适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和实践,教师在引导员工构建劳动团队、围绕共同任务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员工的合作劳动习惯。
5、通过收尾训练,培养员工整理意识
收拾整理的好习惯反应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有利于员工提高效率,还能增强责任感。烘焙课上使用的工具较多,并且有面粉等材料会飞溅到桌子等周围环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规范清洁、整理的要求,强化清洁、整理训练,通过反复训练,帮助员工养成整理习惯。
劳动教育实践达成效果:
1、安全生产意识增强:通过纪律教育、制度宣讲,规范员工劳动流程和安全意识,增强员工对烤箱、电磁炉、电动打蛋器安全使用意识,切实提高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形成尊重制度、敬畏生命、严谨求实的烘焙食品安全制作理念。
2、实践动手能力提高:通过烘焙食品技能技术培训及大赛选手选拔,员工在全国职业技术院校在校生创意西点技术大赛中荣获金奖4项、银奖1项、铜奖1项;江苏省在校员工烘焙(西点)创意大赛中荣获金奖3项、银奖8项、铜奖5项。
3、专业认同感增强:宿舍阿姨退休前收到食品专业员工亲手制作的蛋挞,感恩教育。江苏电视总台对公司食品员工制作蛋挞送给宿管阿姨杜月凤的采访在江苏电视总台教育频道、公共频道,江苏新闻官方微信、微博,荔枝网、我苏网播出后,新闻被央视网、中新网、中青报、潇湘晨报、东方资讯等媒体转载,江苏广电全媒体阅读量达1.4亿。
4、人才招聘率提升:通过劳动教育实践的实施推动员工高质量就业,近3年平均就业率为(提供就业数据),由此带动招生工作,近两年专业招生人数增长100%。
5、新闻媒体持续关注:贺建党百年·展示烘焙技艺·传承工匠精神:2021届食品专业毕业生手绘生**糕献礼建党百年的新闻登上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经济周刊、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信“江苏教育发布”等媒体。